當AI搜索贏得越來越多用戶后,SEO就真的要涼了。
SEO(搜索引擎優化)已死的聲音已經在互聯網世界鼓噪了多年,但到了2025年,它或許真的要成為一個歷史名詞了,因為AI正在改變互聯網世界的流量走向。
在今年的I/O開發者大會上,谷歌推出了重構搜索方式的“AI Mode”(AI模式)。在該模式下,用戶將通過與Gemini AI對話的方式來獲取所需信息,而不是通過傳統的鏈接。AI Mode在美國上線不到兩周時間,SEO方案解決商BrightEdge公布的數據就顯示,用戶點擊率就下降了30%。
與此同時,站長們發現用戶使用AI Mode產生的點擊,不會出現在Search Console中,網站分析工具也只能將其歸類為“直接”或“未知”。用SEO從業者的話來說,“谷歌不想讓外界知道AI Mode實際為外部網站帶來了多少的流量?!?/p>
對流量來源的歸因是SEO的基礎,如果站長不知道搜索引擎提供的流量從何而來,又要如何針對搜索引擎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呢?谷歌之所以有意不讓追蹤來自AI Mode的流量,是因為AI搜索與傳統搜索不是一回事,即便追蹤AI Mode下的流量來源也毫無意義。而傳統SEO中“鏈接排在首頁才有流量”的認知,更是無法應用在AI搜索中。
網頁鏈接在搜索結果頁面的排名之所以很重要,是因為它決定了用戶打開這個網頁的幾率。用戶在有信息獲取的需求時,往往希望在最短時間里就被滿足,所以搜索結果頁面中越靠前的鏈接自然也就會被用戶打開的概率更高。如此一來,SEO這種分析搜索引擎對網站的抓取、收錄規律,運用技術來提升網站在搜索引擎的收錄速度,從而提升網站排名的方法也就有了價值。
SEO從業者通過揣摩谷歌搜索引擎的運行規律,是真的能讓相關網站被更多人打開,讓更多用戶貢獻流量??蛇z憾的是,AI搜索的運作方式與傳統搜索引擎截然不同,從谷歌的AI Mode到OpenAI的SearchGPT,乃至國內的知乎直答、納米搜索,它們都采取的是對話式查詢方式,即通過AI與用戶的對話來解決后者的信息需求。
AI搜索會直接提供即時、個性化的答案,而不是讓用戶自己篩選鏈接。傳統的搜索引擎就好比一條商業街,用戶進入后,只能從排名第一的店鋪挨個往下逛,只不過排名靠前的店鋪被光顧的幾率更大??商峁┏两剿阉鞣盏腁I搜索相當于是職業買手,是將用戶需要的信息從互聯網世界推送到他們眼前。
從主動到被動的變化,其實也迎合了習慣于算法推薦的現代人,相比傳統搜索引擎,AI搜索會主動幫助用戶從魚龍混雜的結果中選擇出可靠的答案,所以越來越“懶惰”的用戶又怎能不喜歡上它。如此一來,在AI搜索時代,網站站長要做的就是成為“職業買手”,從而獲得直面用戶的機會。
一個有趣的現實是在過去兩年,有相當多的網站出于對AI爬取內容的擔憂,主動修改了robots.txt協議,對OpenAI、Perplexity的AI爬蟲說不。然而到了2025年,更多的網站開始擁抱AI爬蟲,盡可能地讓AI引用自家的內容。此前在《華爾街日報》的相關報道中,財捷旗下Mailchimp的營銷總監就表示,他們開始調整網站結構,以便讓AI爬蟲更容易抓取到內容。
從拒絕AI到擁抱AI,網站的這一變化其實也可以理解。畢竟如今當用戶想要尋求某個問題的答案時,更習慣點開ChatGPT、而不是谷歌搜索這件事,已經得到了蘋果公司高管的證實。對話式的AI搜索向用戶呈現信息時,只會給出一個推薦答案搭配若干備選的組合。
如果網站沒有進入AI選擇的范疇,就意味著網站本身將完全無法從AI搜索中獲得流量。因為大多數用戶根本無法從AI處獲得關于網站的信息,這一點與傳統搜索截然不同。在傳統搜索中,即使網站排名靠后,也不是完全無法被用戶垂青,畢竟有的用戶就是愿意多找找答案,網站出現在搜索引擎的第二頁還尚存生機。
而網站是否被AI青睞并不是10和100的區別,而是0和1的分野。如果AI不垂青你的網站,用戶注定就會逐漸流失。網站站長的態度從兩年前擔憂AI廠商的爬蟲抓取內容訓練AI,開始逐步變成了試圖贏得AI的青睞,讓自家網站成為AI搜索的“合作伙伴”。
在贏得AI青睞層面,傳統的SEO手段就幾乎都失效,關鍵詞、外鏈、優化網站結構對于AI都沒用,AI更看重的是高質量的原創內容,以及網站對于用戶意圖的深入理解。所以在AI搜索贏得越來越多用戶的時代,SEO就真的要涼了。
本文來源:36氪
文章轉載于其他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